德簡書院

2023.09.02

我的二姊

小時候最愛唱的兒歌:

我的家庭真可愛 整潔美滿又安康
姊妹兄弟很和氣 父母都慈祥
雖然沒有好花園 春蘭秋桂長飄香
雖然沒有大廳堂 冬天溫暖夏天涼

這真的是我們家的寫照,家裡有六兄弟姊妹,是個熱鬧的八口之家。

公家配給的日式木造平房,茂盛的桑槐竹林庭院,寬敞卻處處透著風,嚴冬裡二十四隻手腳都恨不得湊近那青花瓷的炭火暖爐,嘰嘰喳喳的,我們在這裡成長……

雖然父親有時有點兒兇,但那也是哥哥調皮犯事才有的狀況。

父親是工程師,1945年隨著國民政府的第一條船,來台接收日本投降後的接管及建設工作. 當時不能帶家眷,許多留在大後方的家眷在兵荒馬亂中等待安置,母親當時一人帶著三個孩子,跋涉到上海,在港口將綁在身上的碎黃金,換得一條貨船的一個籮筐,請求船員用繩索將籮筐由船舷邊降下來,裝著母親及三個幼兒(大哥、二哥、大姐) 巍巍顫顫的將他們吊進船上,來到台灣與父親團聚。

母親的膽識,由此可見一斑。

然而大環境卻越來越糟,政治腐敗,經濟凋敝,社會動盪,二姊怡玎於1947年初出生。未幾,二二八事件爆發,父親有工程在身,母親帶著三個幼兒及襁褓中的二姊,躲著二二八的無分別濫殺,僥倖的存活下來。

後來社會安定下來了,才有了三姊與我。

母親有著精湛的手藝,不論是全家大小的四季衣服,穿戴的鞋帽,家居的被服等等,都是母親親手縫製。

家務料理得井井有條,又燒得一手好江浙菜,甚至做饅頭包子餃子烙餅,樣樣都難不倒她.  母親更是一位理財高手,同時間跟著好幾個會,貼補父親微薄的公務員薪水,她可以用心算算出每一位跟會的會員,當月該繳的費用。

母親,有著無比強大的內心,剛毅堅忍、吃苦耐勞,但是形之於外的,卻永遠是溫婉和煦、慈祥敦厚。

我想,這就是母親給我們最寶貴的身教。

二姊怡玎,從來就是姊妹中最漂亮的,在學校裡亦然(以東方人血統計,不與其他族裔計). 初高中時候的她,簡直就是瓊瑤筆下的人物。

成績優異的她,在高中聯考時,過於緊張,讀了二女中。

和諧的姊妹間,卻突然出現了:兩個丙組的北一女(大姊、三姊) 及一個甲組的北二女之間的劍拔弩張。 讀小學的我成了消息傳遞員及紛爭調解員。

大學聯考後,她如願進了第一志願成大建築系,我們都替她感到驕傲,那個暑假結束前,母親為她打理了住校所需的一切, 我們都依依不捨的告別二姊。

從此,她屬於王鎮華,整個生命,整個靈魂。

曾經姊妹間無話不談的親密,無憂無慮的嬉鬧,都留在了童年的回憶裡……

歲月叫我們成長,追逐著自己的生活ㄒ兄弟姊妹們天各一方. 因為家庭與工作,住在國外的我,每次回來,若能約到二姊見面,都很珍惜二姊那難得擠出來的一丁點兒時間,但總是話未講夠,她就急著要去買菜,回家做飯給王鎮華和他的朋友們吃。

為了讓王鎮華吃到最新鮮的食物,二姊說她一天要去買兩次菜,幾乎頓頓親手為王鎮華料理。

為了王鎮華,二姊飯桌上永遠只做王鎮華能吃的食物,姊夫不能吃的,她不做。

有時嘴饞得緊了,她藉著看報紙,躲在張開的報紙後面,偷吃花生米,後來因為聲音太大被抓包了!看看這個活潑生香的畫面,我可愛的二姊,是多麼的忠厚老實呀! 妳就不會在外面吃罷回來嗎?不ㄝ,她不會。

我其實一直好心疼她的忙碌,可是我無法說服她好好活出自己,因為她是如此地貫徹著母親的身教與信念,讓她的家充滿了家的溫暖,家的味道,一如童年時母親之於我們。

二姊從小就寫得一筆好字,畫得一手好畫,數理特強,完全是繼承了工程師父親的基因(另一個得真傳的是三姊)。二姊的建築專業已經因為生活而中斷,但是我總三不五時問二姊,何時開書法展?她的書法和她偶像王鎮華不同,她的字大器婉約有人氣兼有煙火氣(…太會做菜了…),我稱之為”胖怡體”。姊夫走後,我一直鼓勵她活出自己,未來大有可為。

然而見她在病中後期寫的字,已經看得出焦躁狂放,可見她的心境已隨夫君而去。

脫開了身體這副皮囊的桎梏,二姊忠實地追隨著她的偶樣王鎮華而去,做為妹妹,除了淚眼相送,我只能說:

二姊

如果有來世,讓我們再做姊妹好嗎? 那,換我做姊姊吧!我罩妳。
 

不敢再聽甜蜜的家庭,殤手足之凋零,聞之涕淚縱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