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簡書院

2023.09.05

謝謝你的愛

兩年前,我有幸認識了一位老先生,先生個子不高,是台灣人。

第一次見先生是在學校的活動中,那次活動十分盛大,請來國內外許多有識之士,其中就有這位先生。
先生講話聲音很輕,身體看上去也有些弱,但言語間流露的中正、平和與那份他特有的淡定自若,是自己之前所不能想像的。
老先生的書,之前有讀過,感觸很深。因為那部書就像一面鏡子,你的生活和心靈狀態是什麽樣的,都能清晰地照見。

在第一次見老先生之前,我一直以為先生很像上了年紀的張維為,實則不然。先生不僅有張教授的文化自信,更是有一份博愛之心。

「和老師說話總是會被打動。」這是所有聽過先生講課的人,都常常會說的話。

在先生那裡,能感受到他的心靈是何等透徹。他總是對我們說,「不要總把愛聚焦在一部分人身上,每個人的本心都是相同的,太早地把愛聚焦,會失去很多東西。」
對於這段話,老先生自己無疑是做得最好的。

每年夏天,先生都會過來講課,這之間沒有什麽利益,能讓老先生年覆一年不遠千里從台灣,除了先生日漸消瘦的身體外,就是幾百位學生如饑似渴的面容和懵懂的眼神。
對於先生本身來說,台上的兩三個小時,使他疲憊不堪,卻又十分欣慰。我想,這也是先生總是不辭辛勞來此授課的原因吧。
我想先生從來不曾認為自己是老人,需要照顧之類的,先生心中有大志向。他總是同我們講,什麽是道,什麽是德。「道不遠人,德在人心」。這句話凝聚了先生的畢生所學。我想,也是吾輩畢生的方向。

但時間總是一定的,生而為人,就必然有離開的一天。

2020年7月17日,我想,所有有幸結識老先生的人,都會銘記這一天。這位德高望重德老先生,改變無數人生命的老師——王鎮華老師與世長辭。

「老師是夜裡走的。」一位與鎮華老師十分親近的老師同我說道……

※采元更正:王老師是傍晚走的,趁家人準備晚餐之際,與居家看護說一句「我待會要走了,再見!」接著呼出了最後一口長氣,瀟灑開始了他下一步的旅程

那一晚,大家都悲傷極了,但悲傷之餘,我也為鎮華老師感到高興。老先生這輩子,對吾等小輩而言,就如同一本鮮活的書,告訴我們,生而為人,該怎麽活。

老先生這輩子,是用自己生命活出來的。是真正的無憾。試問,全球70億人,有幾位能像先生一般,臨終前回望自己的一生,無憾。

 
「人生的最後境界,是在大草原奔騰,但你要先過獨木橋,我們都以為獨木橋是架在懸崖峭壁上的,其實不然,都是生活中芝麻綠豆大的小事。」

我本沒有資格評論先生,但還是要真心感謝,感謝您的愛;更謝謝您教會了我們,什麽是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