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簡書院

2023.08.17

一股浩瀚的氣氛—— 寫給兩岸的設計新手     

(一)閃躲

閃躲就不是人生。(258)

發覺而捕捉(內自訟),有覺而閃躲(隱慝),是一心的兩態,形成眼前的兩個世界。

「接受」才能蛻變。(262)

隱藏就停滯了,合理化則越埋越深、越沈重。

「也許這聽起來很簡單,但簡單的事情總是最困難的事情。在實際生活中,要做到簡單就需要有最高的修養;承認與接受自己,乃是道德問題的根本,也是整個人生觀的縮影。」容格(人-250)
 

(二)瑣碎

瑣碎反而複雜不堪,面對大體反而簡明。  

我只怕瑣瑣碎碎、你你我我的對立起來,正事都不用了。什麼是正經事?成長,主體的成長。

心量放大,就不會瑣碎,見識透徹,就不會浮動。(91)     

得體則大氣、活氣。
瑣碎/複雜→得體/簡明→透徹/沈穩。

淺嘗使人昏睡,豪飲使人清醒。老馬

淺嘗即止,什麼事也做不成。
生命的事是一整體,得一次全部面對,卻又是各自獨立,需多次磨練成長,故頓漸相成、並用。

 

(三)形式主義

「每一種形式模仿,都缺乏生氣。」容格

機心變重,生活就累了。(36)

有私,就不美了。(92)     


「心量放大就是愛。」柏拉圖

 

(四)根源卡在…

「苦在取執,苦須在苦的起因上去止息。」佛陀(268)     

取執:切忌隨處沾黏、外攀外鑠。至於私心認定、自以為是,到老才知道沒用。

「我們愈是接近中年生活,就愈是成功地鞏固了我們的個人觀點和社會地位,就好像愈是找到了正確的道路、正確的理想和正確的行為準則。因此,我們把這一切看成是永恆有效的,終生不渝地堅守著它們,並把這當作一種美德。我們完全忽略了一個基本的事實,即為社會所讚賞的那些成就,是以人格的萎縮為代價而獲得的。」容格(人-112)

「許多人都相信自卑感刺激了權力慾的增長(佔有慾亦然),他們用這種起源於自卑感的權力慾來解釋他們各自的麻煩,並得出了滿意的答案。」容格(人-62)

「能看清人間共許實相的,就是究竟實相。」阿姜曼  

一句話說完人為與天然兩個世界。
阿姜查的老師,只親炙兩天,學生就行腳體證去了。

 

(五)心不再隱藏,坦承、率真、耿直……則出纏

痛悟前非,眼前頓覺寬闊,心境頓感開朗。老馬

「一個手指關節脫臼的人渴望著關節復位,因為他知道要這樣他才可能不再疼痛,才能使用他的手。同樣的,一個人一旦發現已犯下錯誤,就會強烈地感到要使自己步入正軌,因為他已獲至的知識,會使他長期所忍受的軟弱與痛苦變得再也無法忍受。」蒙特梭利(幼-34)

「人處事,有過能自改者,斯名『上人』,於我法中,極為廣大,宜時懺悔。」釋迦牟尼據「增壹阿含經」39卷

 

(六)精神

「相信人的主體的存在,就是相信精神……相信人的內在。」皮亞傑(115)

「把精神趕出家門非常容易,但這樣做了以後,人生勢必變得平淡無味。」容格

「所有精神發展,都是將在意識外的東西帶到意識的層面,那是一種意識的勝利。」蒙氏(幼-33)

謙虛使人集中,謙卑使人去做。

驕傲是一種偷懶。對德行之成長而言,也是一種說謊。

「進化的動力是行為。」皮亞傑

「自矜者不長」(老子),自我認定就容易不長進。

學習即流暢。(137)      

人類「飢渴慕義」。若不知如何行義,至少積極學習,學習到會,所以流暢。

「神以內蘊,氣以鼓盪。」古語

收斂外放的精神,在工作的激勵中養氣、成長。
 

(七)自明‧自然‧自在

「別放棄成為真正的自我。」 齊克果      

真實即真正

 要愛自己,要敬重自己。愛,使人自尊、自重。(265)

自愛愛人同一的那種愛。

精神,就是自明真心,腳踏實地。

心願意自知自明、願意顧全自然,即主體精神。

 任心敞開,隨著生命的流動、變化,體當真做。(60)  

大化流行:生命之流,有機一體。

 退聽機應。(75)         

機:息心機,契生機,見活機。

自然才平凡而深刻。(157)

 「做平常的該做的事,有深度,能滿足。」海寧格    

 「大道甚夷(平),而民好徑。」 老子

自在本身就是詩。(301)    
  

(八)有生命的設計

「一種浩瀚的氣氛,正是可為學生接受最具價值的糧食。但這種捉摸不定的東西,卻只有在一群不同個性的人們,為一個共同目標而工作在一起,才能滋長體會,它不能藉組織而產生,也不是時間所能限制的。」葛羅培《整體建築總論》

「自最廣大的角度著手工作,基礎訓練,即一個完整的人,不是專業,而是人類。因此,設計即生命中一個完整的部分。凡是有關生命的一切設計,在基本上都是一統的。 」葛羅培《整體建築總論》
 

(九)相知相許

「勢利之交,難以經遠。士之相知,溫不增華,寒不改葉。」 諸葛亮(328)

 

後記:

89年寫給華梵大學建築系二年級設計課的同學。

「一股浩瀚的氣氛」,指的就是生命本身的自然大化、生氣流動;就是主體、就是存在、就是真實。主體,是上天賦與人類的造化者的心,與造化者演化創生的萬物,亦即自明的覺知(主)與自然的整體(體)。上天要人類依循這內外合一的主體,即中道,以中道的步伐,即中庸(體當),活出真正的自我,做一個完整的人、一個大人。至少為下一代,做一個照顧整體、值得信任的人。
葛羅培心中的建築觀,也是做事做人合一的。現代化之後,專業與做人日漸二分,於是,日漸「效率至上」,不顧道義。

                           王鎮華  99. 2. 8春節前

 

括弧中數字,為《明珠在懷》卡片集頁碼。

「人」,指容格《尋求靈魂的現代人》。

「幼」,指蒙特梭利《幼兒之祕》。